您的位置:首页 > 美食 >

“类器官”入选国家级科研项目,这种技术会给医疗、制药带来什么变革?-全球视讯

来源: 潇湘名医 时间: 2022-10-14 20:46:51

你听说过“类器官”吗?近日,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苏佳灿教授团队开展的“基于DNA水凝胶空间特征化骨类器官构建及其再生修复研究”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,探索将这种技术应用于骨折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治疗。今后,骨折病人也许只需要注射成骨类器官,就能实现骨骼的快速愈合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在药物研发等领域,类器官也大有用武之地,可部分取代动物实验等传统方法,让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候选新药对人体器官的作用。

热门前沿技术可用于医疗和制药

中国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学组副组长兼青年学组组长、中华医学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组长苏佳灿介绍,类器官技术起源于1907年美国科学家威尔逊的一个发现:通过机械分离的海绵细胞可以重新聚集,并自组织成为新的具有正常功能的海绵有机体。近年来,随着干细胞技术日益成熟,类器官培育技术得以快速发展。所谓类器官,是利用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进行体外三维培养,所形成的具备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。类器官的“类”字意味着,它并不是真的人体器官,但是在结构与功能上能模拟真实的器官,并能够进行长期的稳定传代培养。

过去十余年,多种类器官已在实验室里诞生。2009年,科学家利用老鼠LGR5+肠道干细胞在体外培育出肠道类器官;2011年利用人源干细胞培育出肠道类器官;2013年利用人源干细胞培育出脑类器官;肝、肾、胰类器官也相继培育出来。2018年,《自然·方法》杂志将类器官技术评为“年度方法”。

作为一种热门的前沿技术,通过类器官繁殖的干细胞群可取代受损或患病的组织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当这种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,医生有望利用多能干细胞构建的类器官,取代患者受损的组织。

类器官的培养过程

“类器官治疗和器官移植是两回事。”苏佳灿解释,器官移植是将一个健康的组织或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,代替原本功能衰竭器官的医疗手段;类器官则是科研人员通过体外培育干细胞形成的微器官结构,其大小与正常器官有明显差异,不能代替功能衰竭的器官。采用类器官进行疾病治疗,一般是提取其中的正常细胞。比如,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患者会永久性失明,科学家在体外培育出视网膜类器官后,提取出健康的Müller胶质细胞,将其注射到患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小鼠体内,可以观察到小鼠的视觉功能明显恢复。

除了治疗疾病,类器官还可取代动物实验,用于药物筛选。与传统的动物模型相比,这种新兴技术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真实器官对药物的反应。对于某些复杂的严重疾病,科学家培育出相关的类器官后,就能对类器官进行药物实验,筛选出适合进入临床试验的新药。

类器官的应用

上海团队计划构建1.0版骨类器官

近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重点项目,研究的是骨类器官构建及其再生修复。与肠道、肝、肾等类器官不同,骨类器官具有三维空间特征,所以构建难度更大。放眼全球,研究这种类器官的科研团队屈指可数,但这个科研方向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。

科学家利用人源干细胞,在体外培育出成骨类器官后,可以用它来治疗骨折。自然骨折的愈合是通过一种软骨中间产物——软骨痂来实现的,软骨痂的主要来源是骨膜细胞中的骨骼干细胞。因此,可以通过提取人源的骨膜干细胞来培育成骨类器官,让它在体外自发地组装成能够修复骨缺损的大段骨组织,从而实现骨折愈合。

“我们计划在未来3年内,构建出1.0版骨类器官——一段含有皮质骨、松质骨以及交接界面的骨单元。”苏佳灿告诉记者,这种骨单元与人体内的骨骼十分相似,可用于治疗骨折。今后,骨折病人有望不再需要传统的手术,而是注射成骨类器官,让它在骨折处自行生长、完成愈合。

一些依靠现有治疗手段无法根治的骨类疾病,如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等,有望通过骨类器官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方案。科研团队如果能构建出健康来源的干细胞分化出的骨类器官,再加以辅助治疗,就有望攻克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等重大疾病。

骨类器官在骨疾病中的应用

据介绍,上海大学转化医学院研究院已建立肌肉骨骼类器官工程研究中心,中心科研团队利用DNA水凝胶,正在研究骨类器官构建技术,力争在这一领域取得“全球首创”突破。中心在临床上依托上海长海医院,将探索对骨科病人实施新的治疗技术,为患者带来福音。

【来源:上观新闻】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newmedia@xxcb.cn

标签: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